商品详情
0.0
无折扣
原价¥0.0

收藏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
商品详情
用户评价
交易规则

一、 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来看,移动化和条码化正成为各国医院应用的热点,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性也被各个医院摆在突出位置加以关注和强化。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加剧,病人自我维护意识也逐步增强,如何保证门诊输液工作更安全高效,消除各类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是医疗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二、 传统门诊输液流程隐患

传统门诊输液流程:

传统的门诊输液流程存在众多的问题和隐患:

1.护士无法或者很难准确核对病人身份以及药品信息,通常以病人的姓名和年龄为标志进行人工核对病人身份,当碰到病人神志不清、名字发音相近或姓名相同的病人时,存在差错隐患。

2.以手工书写方式生成输液单和输液袋标签,需要用人工核对的方式才能找到对应的病人,容易产生核对错误,造成护士工作效率低下。

3.病人输液位置有随意性,秩序混乱,不方便护士确认病人的位置,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4.护士的工作量没有统计报表,需要整理纸质文档,护士出现差错和工作疏忽等信息无法记录,导致领导考核护士的工作量和差错率变的困难。

三、 大连医卫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的改进

大连医卫移动门诊输液系统是通过无线网络技术(WLAN)、移动计算技术(EDA)和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实现输液过程的流程化、移动化和条码化,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改进对病人及药物的核对流程,改善输液环境,也为护士工作的量化考核提供了依据。

 门诊输液系统通过对病人及药物核对流程的改进,形成了“生成病人腕带和输液袋条码标签→护士对输液病人及药物的条码核对→输液后病人身份的再次条码核对”的科学输液流程,不但有效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也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改进后的流程:

1.输液前,护士根据病人的输液信息打印附带条形码的腕带及输液瓶签,使病人身份与药物产生唯一关联标识。

2.病人在取得腕带后到腕带上所标识的座位号等候输液。

3.输液室配液后护士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条形码扫描呼叫病人。

4.病人通过大屏幕显示的呼叫信息后到输液t台进行输液,护士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条码扫描以匹配病人身份及药物,可以实现快速而准确的识别。

5.当病人结束输液后,再次扫描核对病人身份条码,确保输液正常完成。


购物车
请联系客服